乌龙茶制作过程揭秘:你真的了解吗?

发表时间: 2024-05-07 09:34

乌龙茶制作过程揭秘:你真的了解吗?

制茶技艺的初制有采青、晒青、碰青、炒青、揉捻、吹茶头、烘焙七个工艺流程。从茶青采摘后依流程连续作业,现在一般共需18小时才制成干毛茶。


采青不仅关系到茶叶的原料的优质与劣质,也关系到采后茶树生长状况的好坏,涉及制茶与栽培、质量与产量两大项,因此掌握适时采青和适当的手法及时采摘,是采好茶的关键。采茶的方法也有讲究,为保证采茶时避免捏伤茶青和采摘数量,推广了“骑马摘”,即:拇指和食指捏住茶枝,叶子分在指的两边的采茶方法。采茶时还应做到心灵、眼疾、手快,采茶须在茶株由下而上,树冠面由侧及中,一边采完又一边的顺序采摘,方能采净不漏。

晒青是将茶青薄摊于室外阳光下晒,茶叶变软,使茶青减少水分以及青臭气味,提高茶青中酶的活性以加速内含物的变化,促进香气的形成。经过适度晒青,则茶叶能起香,且会清高,若无晒青或晒青不足,则茶叶香气不高也不清,且带青香气,不适合制茶。


碰青包括摇青和静置两个交错进行的工序,其实质是茶青轻度萎凋和轻度发酵的复杂生化过程,使茶青产生乌龙茶独有的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目前多数使用滚筒进行摇青。碰青过程中各次摇青和静置,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三个原则。即摇青的用力由轻渐重,摇青和静置的时间由短渐长,静置摊叶的厚度由薄渐厚。还必须根据晒青的程度、温度、湿度、不同品种和工具设备等情况灵活掌握,调整碰青流程。现在摇青的环境均为空调环境下,在控制凉爽的环境下茶叶味青,最后茶青达到“雄健”(紧张状态)。

炒青又称杀青。炒青的作用是通过在锅温220℃的翻炒中杀死酶的活性,停止茶青的继续红化,散发青气,减少茶青中的水分,茶青变得柔软,利于揉捻成条。茶青炒至干松,叶张皱卷,叶色绿明,手捏后无水分,茶梗折之不断,嗅之有清香时,炒青便算完成。

揉捻是杀青完成之后,将茶胚转入揉捻工序。揉捻的作用在于使叶子成条,便于烘焙、包装与贮藏,同时通过揉捻破坏茶叶的细胞,使茶叶内含物附着于表面,便于冲泡。早期以人工脚揉的方法揉捻,现在均使用揉茶机。乌龙茶类揉捻时间比红、绿茶较短,细胞破碎率在40%左右,这也是乌龙茶较耐冲泡的原因之一。生长时间过长的茶叶经过揉捻后会卷不起来,即成不了条状,此类茶叶称为茶头。

吹茶头是指将茶叶进行风选,茶头与优质茶叶分开。茶头也是可以出售和冲泡的,但不耐冲泡。


烘焙一般需要多次,多数为三次。烘焙的作用,在于通过热处理,使茶叶内含物进一步发生变化,形成部分新的香气成分,挥发去青、异味,使水分比较彻底散失,固定茶叶中的物质,最后形成茶叶的色香味。烘焙中的第二次烘焙至第三次烘焙之间,茶叶须摊凉一小时,使叶内水分缓缓渗出叶表皮,以利于进一步烘干。一次性烘干而成的茶叶色泽铁红,香气不高。茶叶烘至嗅之香气清香,手捏之叶会碎,枝会断折便可成干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