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午后时光(一)

发表时间: 2023-01-19 07:56

苏东坡的下午茶(一)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苏东坡传》《苏东坡新传》《苏东坡的下午茶》《苏东坡的朋友圈》《苏东坡传:用爱和欢喜的方式过一生》《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传: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评传》《苏东坡传》《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宋茶》《幸会!苏东坡》《心安即是归处》《正是橙黄橘绿时》《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

特别说明:以下内容来自推荐书籍。

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不知凡几,除林语堂先生的经典版本外,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也有口皆碑,陈鹏、肖仁福、王水照等学者的版本也值得一读,思想隐士熊逸(真实身份只有极少人知道)对苏轼的解读也令人耳目一新。

世事一场大梦,不如与东坡共进下午茶。

林语堂《苏东坡传》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苏东坡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熊逸《熊逸说苏轼30讲》中,认为苏轼多才多艺,通晓他那个时代里几乎每一种重要的学问和技艺。论文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写诗,他是诗坛领袖,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成就;论填词,他是豪放词的创始人;论书法,他是北宋“四大家”之一(与米芾、黄庭坚和蔡襄并称“宋四家”);论绘画,他是湖州派的一员主将;论学术,他是蜀学的旗帜,在儒学以外,他对佛学和道教的知识远在很多高僧和著名道士之上;即便论到日常生活,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东坡肉就是他的发明。

有一本杂志对苏东坡的定义是,“天才艺术家,高品位生活家,骨灰级文艺青年,新派探险家,好奇心发明家,豆腐心毒舌,元气淋漓乐天派,自由的觉悟者”。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余光中说过,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一、宋茶

要喝茶,我们先得搞清楚宋代的茶是怎么回事,跟我们现在喝的茶有什么不同。

宋人饮茶法基本有两种:一种叫煎茶,一种叫点茶。煎茶,就是将茶叶研成细末投入到滚水中煎煮;点茶则是将茶末先在盏中调制,然后用滚水冲点。点茶被日本引入本土,后来演变成为茶道

宋徽宗赵佶亲撰《大观茶论》蔡襄[xiāng](北宋书法家)撰《茶录》丁谓(北宋宰相)撰《北苑茶录》叶清臣(北宋名臣)撰《述煮茶泉品》黄儒(北宋进士)撰《品茶要录》等等,北宋饮茶之风可见一斑。北宋还风行“斗茶”(又称“斗茗”),以点茶方法比试高下。

苏东坡《仇池笔记》里有《论茶》一则: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苏东坡人生最为钟爱的,茶第一,酒第二。他酒量不大,喝几口就醉,但茶量惊人,他无时不在饮茶。他尝尽天下名菜,发明众多美食,品到各地名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说的是杭州名茶白云茶”;

“雪芽为我求阳羡,乳君水应饷惠泉”,说的是宜兴雪芽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说的是湖州名茶“顾渚紫笋茶绍兴名茶“日铸雪芽”

“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说的是南剑州所产茶饼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说是的广东大庚岭下所产的“焦坑茶”

“雪芽双井散神仙”说的是黄庭坚的故乡江西修水所产的白芽

“环非环,块非块,中有迷离玉兔儿”说的是四川涪州的月兔茶

他还喝过湖北兴国的桃花茶,在黄州时还亲手种过桃花茶……

苏东坡可以一口气痛饮七杯浓茶,饮到欢喜处连羽化登仙也不稀罕了,大笔一挥,题诗句于孤山之上:“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元祐元年(1086年),苏东坡时任杭州知州。这是苏轼第二次(第一次在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在杭州做官,此时的他已是一位老者。

有一天,天快黑了,苏东坡又去孤山拜访惠勤禅师。禅师请他喝茶,七碗茶下去,病痛居然消失了。苏东坡写了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粃糠[bǐ kāng]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卢仝[tóng]是唐朝诗人,他的《七碗茶歌》写出了喝茶的最高境界,被称为茶仙。《七碗茶歌》是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一段,讲的是喝茶之后的奇妙感受。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苏东坡还写过一首《汲[jí]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汲江煎茶》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被贬在儋州(海南岛惯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所作。

苏东坡在海南生活的最大困境,“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最低的基本生活保障都谈不上,更别说茶了。

那么,苏东坡喝的茶和我们现代人喝的茶有什么不同呢?

未完,请关注阅读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