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扇王:手工技艺机器无法比拟

发表时间: 2016-05-31 20:10

每天清晨,桃花坞下沙场的一间小屋里,就会传出打磨竹子的“沙沙”声。透过窗户,一个头发花白、满面皱纹的老人,端坐在老旧的工作桌前,细细地打磨着手工的扇骨,一如过去近七十年岁月里的每一个清晨。

老人叫徐义林,八十有四,是唯一一个苏州折扇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小屋里的老伙伴 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不足五平米的小屋,站在里面,连转个身都不容易。小屋虽小,宝贝却不少。木质的工作桌已经发黑发亮,许多地方都呈现了“包浆”的状态。桌子前面插着、墙上挂的,都是徐义林自制的工具。

像弓箭的那个,其实是用来在扇骨上手工打洞的;像锯子的那个,用的不是也普通的锯条,而是钟表上的发条,已经被磨的窄了一大截;像刷子的叫“篣”,刷一下竹片,立马就变得无比光滑;桌子底下还藏着一把镰刀,刀刃却是向外的,这是做扇骨的造型刀……

这些“老伙伴”大多不比徐义林年轻多少,身上烙满岁月的痕迹。这里曾是徐义林的老屋,自从1947年被父亲从扬州带到苏州学做“生意”开始,他就一直守着桃花坞,从未离开。

当年,桃花坞一带,云集了苏州的手工艺人。15岁的徐义林也跟着其中一家扇庄的老师傅学手艺。学之前,大家都签下了保证书。学不好,父母要赔饭钱,学得好,分文不收。师兄弟很多,大家你追我赶,不但要比手艺,还要比速度。

1954年的公私合营,把老苏州的十几家扇庄集中起来,成立了苏州扇厂。徐义林也成了扇厂的一个工人。成立之初,厂里有108个做扇子的师傅,号称108将。徐义林的手脚快,做的扇子质量好,成了厂里的骨干,拿回了不少奖项。那时候的苏扇,老百姓用的不多,都进了旅游友谊商店和一些大的书画店,被来自来旅游的老外们带到世界各地。

一座座山的爬 就为了找一根最好的竹子

徐义林做的扇子叫折扇。相传北宋年间,折扇从日本传入中国,途经苏州,就此生根发芽。演变成了后来品种繁复的苏扇。

折扇到了明代达到了兴盛,文人雅士几乎人手一把,而在明四家文征明、唐伯虎等人利用扇面挥毫,题诗作词以后,折扇更是身价百倍。此时折扇已经不再是引风纳凉的日常用品,摇身变成文人手中把玩的收藏品。因此,苏州的折扇,又被叫做文人折扇,书画扇。

除了一些奢侈材料,折扇的扇骨都是由木头或者竹子做成的,文人推崇竹子坚毅的品性,竹子的扇骨更受欢迎。以前,为了挑到好竹子,徐义林常常会亲自跑到浙江的竹林里,竹子长在山上,他就一座山一座山地爬,一棵一棵地挑。在他心里,有一套挑选的评判标准——冬瓜皮的竹子最好、五到六年的竹子最好、冬天的竹子最好。挑到合适的竹子,就让农民砍下来。按照当地的做法,收竹子都是5、6根一起拖下山的,徐义林不让,怕损了竹子的品相,就让人一根一根地背下来。

这些竹子在成为扇骨之前,经过蒸煮、晾晒、造型、打洞、烘烤定型、打磨等等多道工序。徐义林的打磨很特别,不用砂纸,用的是木贼草蘸水,细细打磨,磨出来的扇骨就叫做水磨骨,与低回婉转、悦耳动听的昆曲“水磨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妙处,是电脑、机器难以企及的。

全手工的 一把要做足三天

1983年,徐义林为扇厂做了把两米多长的巨型折扇,创下了当时的全国之最。此后,徐义林被调到了设计室,开始潜心设计扇骨。历史记载中,一共有300多种扇骨的造型。他从中间反复琢磨、精选,改良自创了150多种扇骨。扇骨之外,他又想起了以前曾听师傅提起过民国时,有手工艺人做出了“闷钉”的折扇。一般来说,折扇的牛角钉都露在外面,闷钉就是藏在里面。可是谁也没见过闷钉,他就自己研究,反复试验了许多次,做坏了好些扇子,终于做成了“闷钉”。

为了将这些技艺保留下来,他还精心把每一种扇骨造型绘制下来,制作成了扇谱,他说这样,后人只要看到扇谱就会做了,苏扇的技艺就不会失传。

一度,徐义林很担心他的技艺会就此失传。小儿子徐家东虽然也在扇厂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对制扇没有丝毫兴趣。直到有一次,徐家东偶尔在一个收藏家的家里看到几把老的折扇。这几把扇子除了年代久远点,无论制作技艺还是精细程度,都比不上父亲做的扇子。徐家东深深的震撼了,那些平常见得习以为常以至于熟视无睹的扇子,此时在他眼里,似乎发出了一道道奇异的光彩。

这以后,徐家东真正沉下心来,跟着父亲从头学起做折扇。后来,扇厂没了,会做折扇的人越来越少。喜欢苏扇的人倒是多了,折扇从老外的旅游纪念品,变成了文人墨客把玩的收藏品,也摆上了老百姓的书房案头。

徐义林仍旧在那间小小的工作室里做扇子,全手工的,一把要做足三天。还要看天吃饭,天气不好的时候只能等。2006年,他成为唯一一个苏式折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登门求扇子的人越来越多,他做的扇子永远供不应求。

儿子徐家东搞了一个小小的扇庄,生意不多,却成了他与苏州的文人墨客小聚的地方。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搞标准化生产?这么好的品牌,为什么不做大做强?”

徐义林一脸的认真:“手艺的东西一大批量生产,质量肯定就下来了。让我把自己都不满意的扇子卖给别人,我做不到,昧着良心的钱我还是不赚了!”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道路虽然幽远曲折,但我们一直在前行......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折扇成为我们的“文化”

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

如果您对公众号“文玩折扇”有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加微信号448199886,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