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首次亮相:国宝绿松石龙头的神秘面纱

发表时间: 2023-10-12 05:06

中国考古博物馆首次亮相:国宝绿松石龙头的神秘面纱

中国考古博物馆:揭秘国宝绿松石龙首次公开,重温历史的记忆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奥林匹克公园旁,建有一座建筑似鼎如尊,上悬一个艺术化篆书“史”字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这里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也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展览最大的亮点,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包括首次公开亮相的国宝绿松石龙等高等级文物。通过百万年的人类史、万余年的文化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们可以沿着一个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间点和历史事件向前,走过历史沧桑,重温历史的记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自古传说仓颉造字。汉字通过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书、楷书等演化过程,为中国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步入“文明起源”展厅,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器身上刻有刻画符号。约4800年前,古人在制作这件陶器时,在上面绘制了太阳、月亮和山的图案。

这些图案共出现了20余个,分布地域范围很广。我们不禁想问,这组符号究竟有何深意?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品均为考古一线出土的实物真品和馆藏珍贵古籍文献资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例如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陶寺遗址的朱书文字扁陶壶,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铜牌饰、铜爵,殷墟出土的象牙杯、司母辛鼎,陕西出土的铜牺尊等,都是难得一见的高等级文物。尤其是绿松石龙等文物,是首次公开亮相。这些文物的出土和展示,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能够看到文化多样性的缤纷。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但是,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挖掘和探究。展览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中国文字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一件陶壶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个朱砂书写的字符。经过考证,其中一个字符是与现代汉字“文”相同的字形,这表明中国文字的延续和发展。但另一个字符的含义至今仍有争议。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也是我国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在展厅中,展示了丰富的陶器文物,包括7000多年的陶人面像和彩绘龙纹陶盘。龙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些文物中相得益彰。此外,还展示了一组礼乐器组合,其中包括石鼓和石磬,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组礼乐器。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通过研究和保护这些文物,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

夏朝晚期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这是中国文物保护的镇馆之宝,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成,每片的大小只有0.2厘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这件绿松石龙从未公开展出过,这是首次向公众展示。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值得关注的是,《诗经》中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记载,或能对应绿松石龙上的铜铃。这件绿松石龙的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是高等级贵族的专属,与祭祀有关。其出土于二里头遗址,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才是真正的中国龙。学者普遍认为,绿松石龙的功能尚未有定论,有龙牌、龙杖、龙旗等各种说法。据考古人员描述,这件绿松石龙的清理极为困难,稍不留意都可能使绿松石片移位,对原器的复原将成为不可能。

为了保护它,考古人员整体起取了绿松石龙,将器物下部和周围掏空,塞以木板,套上木框,再在木框与土之间填以石膏浆,加膜封盖,用钢丝捆好木箱,连土带文物运送到北京,进行精心清理。至今,展现在博物馆里的绿松石龙下半部分仍埋在土里,部分地保持着三千多年来的保存状态。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不仅丰富了夏文化的内涵,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那么,这件超级国宝的发现,是否会对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有所启示呢?中国考古博物馆拥有两件备受瞩目的国宝:一件是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被称为“邓仲牺尊”的铜牺尊,另一件则是湖北省荆州市出土的4号楚墓中的竹简,被誉为“竹书文明”的代表。这两件国宝在陈列展示上均呈现出鲜明的“考古”特色,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博物馆主题陈列为“历史中国鼎铸文明”,分为五个专题,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文物文献。

在展示思路上,博物馆以遗址、遗迹、墓葬为单元进行集中展示,并辅以展陈的文字、地图等信息,能更加清晰地表达整个遗址的特点。这样的集团化展示方式,不仅遵循了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传达了考古学文化的思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整体化的概念。这两件国宝无疑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们所呈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进历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