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艺术:一锤一锡铸就的非遗传承

发表时间: 2023-06-08 17:43

锡雕

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

锡是一种很古老的金属,早在青铜时代就被人类熟知并运用,加入锡之后铜就变成了青铜,那是一个辉煌的铜器时代。

当人们惊叹于青铜器的光辉时,我们几乎已经忘记,在铜的形成过程中,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催化剂。

在中国传统工艺艺术史的长河中,锡雕艺术也曾遭受被人们遗忘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时的锡器手工业已逐步被新型的搪瓷、钢精铝制品、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所取代,并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些珍贵的遗产,无论是在科学、艺术,还是历史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通过翻阅多本工艺美学史书,在金器工艺中并没有提到锡的雕刻工艺。这种曾在皇室和民间都广为流传的工艺,不应该就此被人们所遗忘。

锡雕工艺概述

中国传统锡雕,也称为“瓜雕”,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有特色的艺术形式。

据考古发现,锡器的历史比青铜器略晚。埃及金字塔于公元1580年建成,出土于此的锡手镯与锡瓶,堪称世上最早的锡质器物。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的锡砖,以及表面覆有一层厚厚的锡的青铜虎头冠,证明在商朝已有锡制品存在。

在中国,最早关于锡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周礼》中,在《山海经》中,也曾”出现过“赤锡”的记录。

到了秦汉时期,锡的使用逐渐增多,但其主要用于铸造货币,铸造的货币为历史上著名的“白金三品”,其铸造工艺为“银锡合金”。

到了唐朝,对于比较珍贵的金属锡的用途有了更清晰的规定。《唐书·食货志》中记载:“太和三年诏:佛像以铅、锡、土、木为之……”。

殷墟

中国各个朝代的锡器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汉、唐之前,当权者提倡“藏礼于器”,在器形和模具上设置了严格的分级制度,致使锡器在造型上基本是仿照青铜。

到了宋朝,由于锡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把锡器当作一种生活必需品,并将大量锡器作为陪葬用品。

打制锡器成为一种主要的民间工艺。

古代锡器

宋元时期,锡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无一能摆脱瓷器的身影。

明朝时,因为有了士族的介入,锡器以紫砂器为样板,锡器的造型开始有了新意。

在清朝之后,锡器吸收了其他器物的优点,将锡的金属属性与民间元素相融合,从而使锡器有了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

清代锡壶

明清时期,锡雕已经非常盛行。许多地区甚至还保留了与锡有关的街道、地名等。

例如,福建泉州的“打锡街”, 云南个旧老城的“锡行街”至今仍在使用。

清朝乾隆朝年间,无论是喜丧嫁娶,还是送礼亲友,锡器都是十分珍贵的礼物。在锡雕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成规模的锡矿开采与锡制品生产企业都以江南为中心。

在无锡、宁波、绍兴以及福建闽南地区,形成了一种以锡器冶炼与生产为特征的地方性产业,并在一定程度上繁荣起来。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锡矿开采中心逐步转向了西南地区。

到了明、清两代,云南的锡产量和规模已经超过了江浙两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锡矿产地,江浙地区世世代代以锡器制造为主的工匠艺人也逐步辗转迁徙到云南地区。

锡雕工艺遍布全国各地,且各地工艺品都有各自的特色,最为著名的要数山东,浙江,云南三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材质的革新,传统的锡雕产品基本被取代。

由于加工过程繁琐、加工时间较长,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锡器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许多年轻人对传统的手工技艺已经失去了兴趣。

作为特种工艺,它更是建立在从业者的激情和天赋之上,所以传统的锡雕技术慢慢地走向了没落,在各地,锡雕技术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锡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锡雕传统工艺主要表现题材

在我国,锡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题材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锡雕手工艺人提供了表现空间。

锡雕题材广泛,有瑞兽花鸟,有戏剧人物,有名胜古迹,有地方文化,有民间故事,有诗词歌赋等等。

在锡雕艺人的眼中,这些都是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愿与意境,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锡雕--梅

锡雕工艺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美化和装饰生活用途之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礼义教化、宣扬美德、歌颂生活的媒介作用。

中国的锡雕艺术品,主要以“吉祥喜庆”、“福禄寿愿”、“五福呈祥”、“子嗣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主题。

在婚礼、丧葬、馈赠亲友、祭祖祭祀等场合,也都作为一种装饰,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传达感情。

按照物品类别划分,锡雕的表现题材可以划分成:

礼器、饮具、灯烛具、烟具、熏具、文具、化妆盒、纪念章、纪念币、摆件、花瓶、储藏用品等。

锡雕传统工艺表现技法及南北派比较

不同地区的锡刻工艺大体相同。锡雕使用到的工具有:刀、锉、各类锤、盘、各种形状的剪刀、刻刀、划规、各种砧子、台具、夹具。

主要材料和配件有:锡、铜线、水晶、玻璃、高档木材、高档翡翠、宝石、藤条、紫砂等。

锡雕使用工具

虽然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差异。

中国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传统的锡雕艺术也是如此。这些不同体现在美学趣味和技术风格上。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及喜好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技法和风格,主要分为南北两个流派。

(一)铸造为主的南派锡雕工艺

“南派”以铸造为主并综合了多种工艺手法。

南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与北方存在很大差异。从民风民俗来看,南方人一般机敏、灵巧。以铸造工艺为主,由于其灵活多样的工艺技巧,使得南派工艺技法看上去更为精致,往往带着绚丽的色彩,并有一种秀美与空灵的感觉。

这是在南方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锡雕风格的自然流露。它的制造特征和步骤是:

1.制模

将器物按照部件划分并逐一描绘形状,然后按照图纸,用寿山石和其他适合雕刻的材料,雕刻成一个个模型。

2.铸造

以松烟丝作隔膜,将锡熔融后,用宣纸裱在砖上,再用汤勺舀出锡水,向模具内浇注,使其凝固,冷却后即可形成铸件。

3.修整

使用剪刀,锉刀,刻刀等工具,将毛边毛刺进行锉角,并进行修整。

锡雕制作

4. 焊接

在所有的锡雕中,焊接是难度最大的一环,尤其是对火候的掌握,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极有可能导致“塌焊”,导致整个器物报废。

5.磨光

焊接印迹必须用锉刀削平,并用木贼草和金叶的汁水进行水洗、打磨,以增加其光泽。

6.塑形

被磨光的工件,必须进行修整,以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契合,最大的工件有四五层,必须保证上下垂直,不能有任何偏差。

锡雕制作

7.贴金

成型之后,一些锡雕工艺品还需要在部件上的花雕部位进行贴金装饰,需要用银珠和正漆来调和,在油漆半干的时候,再在上面贴上金箔,让艺术品与金银相互辉映,更加典雅。

8.装配

许多南方的锡雕工艺品,最后通常会配上彩绘玻璃、角灯、丝穗等小饰物,以达到更好的美观效果,让作品更加精致。

锡雕贴金

(二)以直接打造法为主体的北派锡雕技法

南北两派在工艺上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都是以铸造方式为主,有很强的手工琢刻的痕迹,而北派的锡雕则是一种粗犷的艺术,表现出古朴大气,舒展大方,矫健有力,厚重雄浑,与北方的传统文化及民间习俗很好地契合。

制造步骤是这样的:

1.铸板

把锡锭放进锅中烧成锡水,然后将锡水倒入模具、冷却、凝固成一个方形的锡板。

2.打制

也称冷锻,将裁剪好的锡板打造成各种器型。

3.焊接

以松香、酒精、水等为原料,制成“松香水”,用锡片沾上松香味,然后涂于焊缝上,再用火烧开,将锡片熔化后,再将其倒进焊缝中,使其闭合。

锡雕艺术表现形式

锡雕具有多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如浮雕,透雕,线雕和熔雕等。

很多锡雕工艺品都是将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综合运用,比如将雕刻出来的深浮雕与圆雕焊接在一起,根据需要施艺,从而增强深度空间感,形成了一种丰富的、多层次的艺术造型。

浮雕,有低浮雕与高浮雕之分。

锡制浮雕

塑像底部非常凸出的称为高浮雕,高浮雕是最常用的一种锡雕。

高、浅浮雕的主题具有丰富的剧情色彩,浅浮雕一般出现在大型的板材上,多出现在器壁上,多为山水、四君子、博古和书法等纹饰,风格简单而又不失雅致。

这是一种等级分明的雕刻方法,它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大部分都是按照需要的主题来雕刻和铸造,直接凿刻的浮雕较为少见。

锡质浮雕高脚杯

透雕,是一种具有立体层次感的雕刻表现形式。

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要在材质上画出一个图案,然后根据需要,将需要镂空的部分挖出来,将需要凸起的部分敲击出来,将大致的形状打磨出来,最后才能完成。

在透雕中,较高一级的就是“镂空雕”,即将雕塑的四周掏空,让雕塑呈现出如同剪贴画一般的立体视觉效果,这就是所谓的“镂空雕”。

它是一种整体透明的表达方式。这样的雕塑造型,虽然技术繁复,但是却有着极佳的视觉效果,一般都是在华丽的瓷器上使用。

锡制透雕

线雕,也叫线刻,是最出现且最简便的一种雕塑工艺,属于凿刻的一种,是线条凹刻的一种平面型雕刻表现形式。

焊接雕,是在浮雕基础上,把其它图案做出来后,再焊在浮雕的板面上,构成一个新的图案花样。

多用于配件装饰,能将多种表现方式结合起来,使表达更加丰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锡雕表现形式。

总结

随着现代工艺技术与材质的革新,传统的锡雕技艺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使其从兴盛走向没落。

但锡雕作为中国的一项优秀传统工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手工艺,其精湛的工艺技术不仅丰富了我国的金属加工工艺。更为重要的是,承载了中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金属加工技艺的发展与兴衰成败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语言,也极大丰富了传统金属加工业的思想内涵。因此,保护与传承这一民间瑰宝,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对于弘扬中国民间艺术优良传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锡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金属加工工艺艺术宝库的精华部分, 它以独特的视角对锡器雕刻的风格特点以及各地的人文风俗、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是我国锡器雕刻艺术家智慧与技术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与艺术价值。

继承这一传统工艺,对于继承中华血统、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历史与实践价值。

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意义与特殊的美学意义,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走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一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M].北 京:科学 出版社 ,2007

2、谭德睿,孙淑云.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一金属工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杨莹.锡雕:精雕细琢间的大千世界[N].东南早报,2009—06· 23(10)